为了提高产量,提升效率,以前的老式膏药也要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,这样不但可以控制膏药的克重,还能使传统膏药达到标准化,每一贴膏药的质量都是一样的好。那么传统手工膏药是如何用膏药机做的呢?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机械制作传统手工膏药流程。
一、药材粗料的提取
(一)将粗料药材切碎或捣碎后,装入铁丝笼内,送入炼油器锅中,固定锅盖,应用离心泵将植物油由进油管送入器内,然后以直火加热提取,开始时火力可稍大,当器内油的温度达200~220~C1~-,即可停火。以防器内油沫上浮。
二、炼油
炼油为熬制膏药过程中的重要关键,使油在高温条件下氧化、聚合、增稠,适合制膏要求。油去渣后可继续加热熬炼。炼油程度应老嫩合适。一般可由取样管21沾取炼油少许,滴于冷水中,以能聚结成珠而不分散为度。如油熬炼过“老则膏药基质硬,粘着力小,贴于皮肤时容易脱离;如过“嫩"则膏药基质软,贴于皮肤容易移动,且粘着力强,不易剥离。炼油时,应仔细掌握。若油炼制过“老",可加入适量熟嫩油调节;若油炼制过”,下丹后可继续熬炼调节.“嫩”。
2.炼油时,油内温度可高达 320℃左右,此时易发生大量刺激性浓烟,应掌握调节火候,注意油的温度升高,以免引起着火。
3.炼油时,亦有将提取与炼油结合进行的,即:提取时,油的温度达到 220~C后停火,在提取器内继续热浸和炼油。由于油的温度自然降低缓慢,一般约经4~5小时左右,炼油亦可达到“滴水成珠”程度。油炼好后,可由阀门放油, 经细筛滤过,输入贮油槽中备用。
三、下丹
1.下丹时,可用离心泵将炼油由贮油槽经阀门8送人下丹锅中,启动搅拌器2,不断搅拌,将黄丹由加料斗5经送杆4徐徐加入锅中,使丹与油在高温下充分化合,勿使丹聚为颗粒,沉于锅底或浮于油面,以免影响膏药质量。
2.黄丹与植物油之间的比例,一般500毫升植物油用丹 150克.210克,冬季可少用些,夏季则多用些 .如丹量过多,则膏药过老;丹量少,则膏药过嫩。
3.丹与油化合时的温度 ,因各地设备条件不同而有差异,一般温度高时(约320~C左右),化合反应迅速 ;温度低时,化合反应缓慢 ,可根据设备条件与生产工艺方法灵活掌握。
4.油、丹化合过程中反应剧烈,有大量刺激性有害浓烟发生,应将排气管与相接的连管接头处的闸板打开,使烟气经水洗器处理后排出。
5.油、丹化合后,丹的颜色即消失,合成物由褐色变为褐黑色。摊涂膏药方法:将已去“火毒”的基质加热熔化,加入需要的细料药物搅拌均匀,即成膏药,然后将基质药料保持适宜的温度(约70℃左右),按定量摊涂于被子材料上。然后在膏药被子外面印上膏药名称与生产单位,最后将膏药折迭放置贮于阴凉、干燥处 (由于我国南北两地气温不同应注意保存)。
以上就是小编通过我们的膏药生产制作经验,为您总结的厂家介绍机械制作传统手工膏药流程,如果您在膏药贴牌生产方面有需求,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,可以直接联系我们。最后祝您生活愉快。
全国服务热线